中國政府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產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。“工匠精神”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讓人耳目一新。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,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。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,堅定、踏實、精益求精。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,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。
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?
據統計,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,日本有3146家,為全球最多,德國有837家,荷蘭有222家,法國有196家。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,是一種偶然嗎?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?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——工匠精神!
工匠精神的內涵
1、精益求精。注重細節,追求完美和極致,不惜花費時間精力,孜孜不倦,反復改進產品,把99%提高到99.99%。
2、嚴謹,一絲不茍。不投機取巧,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,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。
3、耐心,專注,堅持。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,因為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。
4、專業,敬業。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,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。
“工匠精神”可以從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。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、每一道工序、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、專心雕琢、他們用心制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。在工匠們的眼里,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、對制造的一絲不茍、對完美的孜孜追求,除此之外,沒有其他。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,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、暢銷世界、成為經典。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專利,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:用精益求精的態度,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。這種精神其實就是“工匠精神”。
那么,我們應該怎么做?
1、制造土壤
當“工業4.0”紅遍中國大江南北之時,一波接一波學習工業4.0和智能制造的熱潮不息。有人卻想著,有了工業4.0,我是不是就可以偷懶了?企業過度追求“投資少、周期短、見效快”帶來的短期利益,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。工廠老板等不及工程師匠藝精神的開花結果,社會也等不的工廠匠藝精神的精雕細做。這意味著,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癡迷,不再能得到回報。這就摧毀了工匠精神所必須經過的煎熬。
“一個擁有工匠精神、推崇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,必然會少一些浮躁,多一些純粹;少一些投機取巧,多一些腳踏實地;少一些急功近利,多一些專注持久;少一些粗制濫造,多一些優品精品。”才符合當前發展需求。
2、鍛煉技術
一個企業無論技術發展到什么水平,都離不開人這一最核心的生產要素。即便是制造工藝水平非常發達的公司,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當高的人員從事這些手工勞動。機器是人能力的延伸,只能按照程序重復運作,但人能夠不斷實現改造和創新,這是機器永遠無法替代的。“科學家腦中產生想法,工程師圖紙施工實現工程化,工匠制造出產品”,三者缺一不可。
鄭州中厚機械產品涉及礦業、電力、高速公路、高鐵、水泥、建筑、農產品加工等行業。主要產品有:給料機、顎式破碎機、反擊式破碎機、河卵石制砂機、液壓圓錐破碎機、重錘式破碎機、對輥破碎機、復合式破碎機、雙軸撕碎機、金屬破碎機、建筑垃圾破碎機、液壓輥壓機、移動破碎站,洗砂機、球磨機、雷蒙磨粉機、磁選機、新型充氣浮選機、尾礦干排機、細砂回收機、皮帶輸送機、生物質粒機、振動篩、烘干機、回轉窯等。公司實力雄厚,并擁有進出口自營權,產品率先通過了歐盟質量體系認證。中厚機械完善的產品檢測系統和質量保證,企業并在國內行業率先建立了數字自動化管理系統,使員工具有較強的責任感。產品遠銷俄羅斯、朝鮮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蒙古、土耳其、印度、烏茲別克斯坦、哈薩克斯坦、吉爾吉斯斯坦以及非洲國家,贏得了海內外客商的一致好評!